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矿业行业发展需要,立足广西,服务全国,辐射东盟,以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有实践能力、有法治意识、有国际视野的领军型人才“五有领军型”人才为核心,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政治思想素质,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地质学与矿物学基础,系统掌握矿产资源开发和加工利用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设计、工艺理论研究能力及矿山安全管理能力,良好的交流和沟通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二、培养标准及要求
A.知识架构
具有从事矿物资源开采、矿物加工所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
A1 员工应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对文学、艺术、历史等进行一定的修习;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练阅读外文资料和文献。
A2 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以及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管理科学基础;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电工技术、信息及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A3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技术基础理论,具有本专业领域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相关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
B.能力要求
系统地掌握矿物资源领域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熟悉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1、资源加工与循环利用方向
B1掌握破碎、磨矿、浮选、重选、磁选、电选的基本原理、工艺和方法,了解主要选矿设备的工作原理、构造及应用。
B2 系统地掌握选矿工艺流程的选择和计算、选矿设备的选择和计算、选矿厂总体布置和设备配备,具有进行工艺设计的能力;掌握选矿工艺试验的方案制定方法、试验设计方法、试验设备操作、试验结果的处理方法。
B3 掌握非金属矿资源利用、二次资源利用、矿物材料加工等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2、资源开采与安全方向
B1掌握矿山地质、工程测量、矿山开采、环境保护及矿山安全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悉国家有关矿山开采的基本方针、政策、法规和标准,具有矿区开采规划及矿山现代化开采设计能力、具有现代化矿山企业管理能力。
B2掌握土石方工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工程爆破技术,具有进行隧道工程、矿井建设等地下工程和地面土石方工程开挖设计的能力;掌握工程施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用先进的管理方法进行工程施工组织和管理的能力。
B3掌握矿山常用机电设备的性能,具有正确选择矿产资源开采与加工设备,进行日常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的能力;
C.素质要求
面对社会和环境的各种变迁具有较强的调节和适应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及社会服务意识。
C1思想政治素质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乐于奉献的精神及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具有艰苦朴素、团结合作、奋发进取、求真务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C2 业务素质:拥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文化素质,较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当代科技的发展,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C3身体素质: 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老员工体育合格标准,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
三 培养特色
(一)培养特色
本专业紧密结合有色金属产业,培养以有色金属采矿、选矿为主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加工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以矿业行业,特别是有色金属矿业对矿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要求的特点,构建既能体现矿物资源工程专业平台的要求,又能适应员工向资源开采与安全、资源加工与循环利用两个专业方向发展的课程体系和相应的教学计划。学科基础课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电工电子学、机械设计、工程制图等;专业课程融合了采矿工程和矿物加工工程两专业知识,使员工具有更宽的专业知识面。在专业平台上,采选并重;在专业方向上,设立资源开采与安全、资源加工与循环利用两个专业方向,强化专业深度、前沿技术;加强实践环节、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加强现代科技和素质课程教育,提高人才对未来社会和行业发展的适应性。
(二)特色课程
⒈校内外合授课程
此类课程部分由校外兼职教师在校外工程实践基地进行授课,重在训练和培养员工专业技能, 如《矿物加工学(一)-矿物粉碎工程》、《矿床地下开采》等课程。
⒉研究型课程
此类课程重在引导员工掌握专业前沿理论和发展新动向,部分课程由在行业领域内有影响力的著名专家学者授课,如《矿物加工前沿技术》、《矿业学科进展》等课程。
3.双语课程
浮选药剂、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
4.全英文课程
新能源与材料导论
四、学制、毕业基本要求及学位授予
1.本专业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最长修业年限6年;
2.矿物资源工程专业员工毕业最低学分数为170,其中各类别课程及环节要求学分数如表1:
3.矿物资源工程专业员工修满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选修课及有关实践环节,达到矿物资源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最低毕业学分数,并修完规定必须修读但不记学分的所有课程和环节,德、智、体、劳合格,即可毕业。满足学位授予相关文件要求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4.其他选课说明
(1)通识选修课
累计应修学分不少于8学分, 五大模块中模块1、2至少应各修1门课程,其余3模块以及矿业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一年级课程可任选课程组合,且人文艺术类是所有员工的必选科目,理工农科类员工不少于4学分;纯网络课程修读不超过总修读课程的50%;《创业基础》为每生必修);通识选修课体系如表2所示。
表2 通识选修课体系
课程模块 |
课程性质 |
学分 |
课程设置说明 |
创新创业 基础知识 |
校选人文 |
2 |
旨在提高员工创新精神的创新创业类相关课程 |
领军人才 素质教育 |
校选人文/ 自然 |
1~2 |
以提高员工科研实践能力为目的开设的新生研讨课、高峰体验课、学科前沿课、科技创新类课程 |
中国、东盟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 |
校选人文 |
1~2 |
旨在拓宽国际视野、促进文化传承与交流的中国、东盟国家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类课程 |
海洋知识与可持续发展 |
校选自然 |
1~2 |
为增强“一带一路”建设所需的海洋、科技、经贸文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知识的课程 |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发展 |
校选人文/ 自然 |
1~2 |
促进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与适应现代化发展所需相关知识的课程 |
(2)专业选修课
矿物资源工程专业设置多门专业选修课,分布在第3、4、5、6、7学期中,每个学期提供1-8门选修课程。员工分别在第3、4、5、6、7学期中至少选修相应方向22学分的专业修课程,并且要求尽可能分散在第3、4、5、6、7学期选课,不能集中二个学期选修完。
(3)实践教学环节课程
矿物资源工程专业有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工程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员工要完成34学分的实践必修和6学分的实践选修。 集中实践环节必修部分的创新实践要求按伟德BETVlCTOR1946创新实践学分实施办法执行,创新实践学分要求不少于4学分。
(4)关于普通话要求的说明
矿物资源工程专业员工必须按学校要求,完成“普通话测试”。
(5)员工可在本科阶段选修矿业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一年级课程(所选课程可认定替换通识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学分,选课前需报教务处、研究生处备案,认定、替换方案由教务处审批)。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布
(一)通识教育课程(共33学分,其中必修33学分+选修8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2.5 |
|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
2 |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5 |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4.5 |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2.5 |
|
|
形势与政策 |
2 |
|
|
心理素质与生涯发展 |
2 |
|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3 |
|
|
大学英语(一) |
2 |
|
|
大学英语(二) |
2 |
|
|
大学英语(三)或通用学术英语(一) |
2 |
|
|
大学英语(四)或通用学术英语(二) |
2 |
|
|
体育(一)(二)(三)(四) |
4 |
|
|
创新创业基础知识 |
2 |
|
|
领军人才素质教育 |
1 |
|
|
中国、东盟历史文化与社会 |
1 |
|
|
海洋知识与可持续发展 |
1 |
|
|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发展 |
1 |
|
|
其他 |
4 |
|
2、学门核心课程(共23.5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高等数学A(上) |
5 |
|
|
高等数学A(下) |
5 |
|
|
线性代数 |
2.5 |
|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 |
3 |
|
|
大学物理I(上) |
4 |
|
|
大学物理I(下) |
2 |
|
|
大学物理实验 |
2 |
|
(三)学类核心课程(33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无机化学(四) |
3.5 |
|
|
无机化学实验(四) |
0.5 |
|
|
电工电子学 |
4 |
|
|
工程制图(近机类) |
3.5 |
|
|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
3 |
|
|
地质学与矿物学 |
3 |
|
|
矿物岩石鉴定实验 |
1 |
|
|
矿业工程CAD |
3 |
|
|
工程力学(一) |
4 |
|
|
工程流体力学 |
2.5 |
|
|
机械设计基础 |
3.5 |
|
|
资源环境与材料导论 |
1.5 |
|
(四)专业核心课程(9学分)
1、资源加工与循环利用方向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矿物加工学(一)-矿物粉碎工程 |
1.5 |
校内外合授课程 |
|
矿物加工学(二)-综合力场物理分选 |
2 |
|
|
矿物加工学(三)-界面分选 |
2.5 |
|
|
选矿厂设计 |
2 |
|
|
矿物加工实验(1) |
1 |
|
|
矿物加工实验(2) |
1 |
|
2、资源开采与安全方向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矿床地下开采 |
3 |
校内外合授课程 |
|
矿床露天开采 |
1.5 |
|
|
岩石力学与测试技术 |
2.5 |
|
|
系统安全工程学 |
2 |
|
(五)专业选修课程(23.5学分)
1.资源加工与循环利用方向选修课程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有机化学(二) |
3 |
|
|
有机化学实验(二) |
1 |
|
|
物理化学 (三) |
3.5 |
|
|
物理化学实验(三) |
1 |
|
|
环境工程 |
2.5 |
|
|
矿物学 |
2 |
|
|
浮选药剂 |
2 |
|
|
冶金概论 |
2 |
|
|
矿物加工研究方法 |
2 |
|
|
粉体工程 |
2 |
|
|
废水处理 |
2 |
|
|
生物化学选冶技术 |
2 |
|
|
矿物加工前沿技术 |
1.5 |
|
|
非金属矿物加工理论与基础 |
2 |
|
|
矿物材料 |
2 |
|
|
矿物材料现代测试技术 |
2 |
|
|
矿物浮选晶格缺陷 |
2 |
|
|
矿物浮选固体物理 |
2 |
|
|
矿物界面科学 |
2 |
|
|
硫化矿浮选电化学 |
2 |
|
|
新能源与材料导论 |
2 |
|
|
实验设计基础 |
2 |
|
|
矿物加工过程模拟与优化 |
2 |
|
|
科技英语基础 |
2 |
|
|
专业英语 |
2 |
|
|
二次资源利用 |
2 |
|
|
固体废物处理及利用 |
2 |
|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
2 |
|
2.资源开采与安全工程方向专业选修课程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岩石力学实验 |
0.5 |
限选课 |
|
通风工程实验 |
0.5 |
限选课 |
|
矿床开采新技术 |
2 |
|
|
新能源与材料导论 |
2 |
|
|
矿山测试技术 |
1.5 |
|
|
矿业经济学 |
2 |
|
|
工程项目管理 |
2 |
|
|
矿山机械设备 |
2 |
|
|
运筹学 |
2 |
|
|
地质灾害防治 |
2 |
|
|
爆破工程 |
2.5 |
|
|
工程地质学 |
2 |
|
|
矿井通风 |
2.5 |
|
|
科技英语基础 |
2 |
|
|
工程测量学 |
2 |
|
|
专业英语 |
2 |
|
|
矿物化学开采 |
1 |
|
|
井巷工程 |
2 |
|
|
矿山数字化技术 |
2 |
|
|
控制爆破 |
1.5 |
|
|
采矿设计原理 |
2 |
|
|
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 |
1.5 |
|
|
矿山安全技术 |
2 |
|
|
充填理论与技术 |
2 |
|
|
矿山压力及其岩层控制 |
2 |
|
|
爆破工程实验 |
0.5 |
|
|
矿山安全人机工程学 |
2 |
|
|
职业卫生与劳动保护 |
2 |
|
|
矿山安全实验 |
0.5 |
|
|
事故调查与分析技术 |
2 |
|
(六)集中实践(40学分)(其中必修34学分,选修6学分)
1.集中实践必修(34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创新创业实践 |
4 |
|
|
金工实习 |
2 |
|
|
认识实习 |
3 |
|
|
生产实习 |
3 |
|
|
毕业实习 |
3 |
|
|
毕业设计(论文) |
12 |
|
|
专业课程设计 |
2 |
|
|
文献检索 |
1 |
|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
2 |
|
|
中文写作实训 |
0.5 |
|
|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训练 |
1 |
|
2.集中实践选修(6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工程训练 |
2 |
|
|
矿物加工实践 |
2 |
|
|
爆破工程实践 |
2 |
|
|
工程测量实践 |
2 |
|
|
矿山应急管理实践 |
2 |
|
|
导师课程 |
2 |
|
六、辅修专业课程计划表(无)
七、课程责任教师一览表(若干名)
八、专业责任教授(1名)